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七十五章 道尽

第二百七十五章 道尽(3 / 6)

然敢上岸攻城杀官,沿海官府对海禁执行的越发严令。

海盗多和本地大户有牵连。

官府对各家加强了监督,进行编号定界,不得再像过去那样自由行动,出入严格遵守保甲。

同时对百姓每十户为一牌,牌上写有各户主姓名,人口,住址等,以便随时巡查。

各户轮流值班,每过三天一巡。

如有人故意隐匿不报,则一家有犯,十家连坐。

沿海形势恶化以让人不敢信的速度,各地糜烂之快,令人完全不敢想象。

广东因为有粤海将军的督促,官府执行的最为严密,福建则不同。

福建山多地少。

民困无生,只能靠海求活。

遵守大周法纪是死,不遵守大周法纪反而可能活,百姓不想死。

因此出海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因为法律的严苛,但凡选择了出海,就再也无所顾忌。

有的官员只顾上,不理百姓的死活,严格按照朝廷规定行事,倒是抓的犯民越多,还越能升官。

也有明智的官员,则认为此道不可取。

如此不但不能消除海盗,反而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海盗。

因此反其道而行,竟然向朝廷建议堵不如疏,不如取消海禁祖制,请朝廷准许福建开海,以港口来管理海商,才是良策。

可是官场上最怕鹤立独群。

明明是能解决根源的良策,却引起了弹劾,最后反而被责罚降职。

劣币驱除良币。

坏官挤掉好官。

也是为何同样的制度,却各种弊端丛生起来,国事败坏。

无非就是好官都没了,做坏官不但能升官,还能搜刮民脂民膏发财。

而制度的执行,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人。

相同的制度,不同的人来执行,带来的结果则是天地之远。

大周京城的皇帝。

他不是隆庆。

虽然同样是刚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