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果子,稻田等都包出去。
也不要承包嬷嬷们的钱,把各处照看好,使景致还是原来的景致,每年年节送点孝敬即可。
即省掉了大笔的开支,又获得了人心,且不失小气。
说着各处都被哪个嬷嬷包了,最后看了眼赵姨娘,提到了贾环和贾兰。
“环爷和兰哥儿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做那一项用的?”
探春终于洗漱完。
寻到其中不对的地方问道。
那媳妇便回说:“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
探春没有因为赵姨娘在,就寻私情。
“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领了月钱的。
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是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是大奶奶屋里领。
怎么学里每人又多这八两?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
从今儿起,把这一项蠲了。你回去告诉二嫂子,我的话,把这一条务必免了。”
那个媳妇不敢多言,只答应着去了。
赵姨娘刚开始欲言又止,又听到连宝玉也一样如此,就没有多的话要说了。
她不怕儿子得到的少,就把儿子得不到公正。
把赵姨娘的神色看在眼里,探春让众人都出去。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然有一番道理。”
贾探春突然把以前对赵姨娘哭诉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姨娘怔了怔。
以前她骂探春,探春还年幼,却说出了这一番话来。
知女莫若母。
一番什么道理呢?
赵姨娘懂。
探春是个女儿家,早晚都要出阁的,是别人家的人,地位反而不如宝钗和黛玉。
因为这些外来的人,不定将来会成为府里的少奶奶。
而探春早晚要嫁出去的,却还是个庶女,不可能入勋贵之家做嫡妻,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