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军略在守字一道上,可谓固若金汤。
边地的城墙是看得见,可以攻破的。而无形的城墙,则是外部势力绝对不可能攻破的。
朝廷开年以来,已经五个月未供应金江镇。
金江镇的兵额是五万人。
三十四万两军饷,十二万五千石粮饷,大周是能挤出来的,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为了保住锦州,朝廷答应供应金州。
但是金州必须派兵军支援锦州。
唐清安答应了。
只要朝廷补足欠缺的军饷粮饷,他可以用金州的积蓄,派一万兵去锦州,同时派五千兵去牵制蛮族。
如果想要金江镇全军出动,则需要供应全军,以及民夫,驮马等粮料。
至少三个月的物资,合计七十余万石。
以及战马两千匹,驮马骡驴数千匹,其余各项物资等等。
关乎国家大事,负责两地奔波的人,却是户部五品官员张云承。
张云承虽然是京官,却不像京官。
他是韩昊的同科,数年前奔赴陕西核粮,归京后,因为韩昊的牵桥搭线,和陈德言关系不错。
因为在陕西核粮,和京城通过文书了解陕西形势的京官不同,他对陕西有他的认知。
陕西民变极其危险的地步,而陕西边军更是逃散大半,不少混入流民之中。
但凡陕西大变,陕西各地无兵可用。
他上疏劝诫过朝廷,可惜朝廷并没有重视,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无力去管。
唐清安看过他的奏疏,也知道他和三弟关系不错,为金州也说过话,因此对此人表现的很尊敬。
哪怕对方只是五品官。
张云承第一次见唐清安,虽然知道对方很年轻,可是见了面后,心里仍然感叹不已。
自己就是个传话的,朝廷大佬不好出面,不然谈崩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反而自己人微言轻好办事。
被扫了面子也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