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做派,如何会费这般力气,因此越发的感叹。
就连取水的百姓的做法,也令他大为惊奇。
无他。
扁担矣。
这做法就令他满眼震惊了。
汉城大户之家虽然有这井,却也没这等便法。
朝鲜百姓多用器物取水后背在身上,不光容易打湿衣物,而且在窄路隙巷中要小心躲避,更费力气。
一条扁担,就让两班勋贵之后的朴周源大开眼界。
上国。
就是这般的气象。
人们皆以为上国是因为人多,面积大,因此被成为上国,靠武力传播文化。
可是先进的文化,是自发自上而下,被落后文化所汲取学习的。
上国哪怕是民间的百态,也是朝鲜这等国家羡慕的对象。
一条扁担。
在上国百姓中,乃是寻常之物。
如果哪个人对上国百姓说,此物乃大利,那名百姓估计得笑的喘不过气来。
可是真切的是。
在朝鲜贵族子弟中,扁担的确是令人振奋之物,值得学习之法。
使团终于离开了东沟。
然后菩萨庙,大旬,小旬,东洼,西洼……十井……
朴周源就仿佛来到了一个满是宝藏的世界。
随处望去,随处摸去。
都是令他震撼的景物物件。
上至金江镇城墙,水利等大型工事,下至各色农具,耕作之法,令朴周源眼花缭乱。
一路下来,他已经抄录了好几本,因为他皆认为值得学习。
金江镇的“繁荣”和“先进”,让他从原本低落的情绪转为激动,极为五味杂陈。
国内两班贵族还有人看不起金江镇,常把金江镇困苦,需要朝鲜支援挂在嘴边。
可朝鲜却处在愚昧落后,百弊丛生的生态,这令朴周源眼色复杂的看着自己记载下来的一路所见。
他不知道自己回国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