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论规模,一下子跃过了几级,甚至比千总的人马都多,谁愿意再退回去呢。
唐清安可以强制命令。
以他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太伤士气了。
人家在前面舍生忘死,缺衣少粮,艰苦奋斗,同样也是遵从他的军令。
这不但不赏,反而在人心中看起来是惩罚的决定。
谁都会抱怨。
“都不想啊。”
将军府,冯胜之叹道。
不光他在,镇江的顾应时也回来了,一屋子的文武官员,都在探讨这件事如何解决。
即不能伤了士气,也要把麻烦解决掉。
最新的统计。
三大区,各哨兵力合计高达近十万人。
众人都感叹。
原先还因为各哨的伤残之高,纷纷劝诫将军,谁也没想到,形势逆转如此之快。
现在不头疼精锐之兵的伤亡了,头疼的是人太多了。
以前的确是有计划扩兵到十万,但绝对不是现在。
各地上下都马不停蹄,收拢难民,发展民生,开垦荒田,修造渔船,一百几十万百姓,皆缩衣节食饿着肚子。
哪怕有朝廷时不时的供给,哪怕有朝鲜的供给,哪怕有人参贸易带来的积蓄的物资。
同样也解决不了。
“必须裁兵。”
顾应时坚定的说道。
“不裁兵的下场,就和蛮族一样,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局,趁着现在还有余地,必须马上裁军。”
还有一条路。
那就是停止收拢难民。
但是先不提将军的心意,这半年来各游击队和辽民之间结成的情分,上下都会强烈的反对。
好多游击队的伤员养在辽民家中,没有一个人告密,自己全家都吃不饱肚子,毫无怨言的让伤员吃饱。
伤员看不过去不吃,辽民求着他们吃。
多少辽民冒死,为占驻当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