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多少,当时还是贾母当家管事。
她带出来的大丫头是最伶俐晓事的,所以都会从老太太房里挑丫头。
直到父亲当年站错队之后,两府逐渐和军中撇清干系,才停止了这一行为。
“难道?”
贾母看了眼鸳鸯,鸳鸯不明其意,只感觉不好,面不改色的在一旁服侍。
贾珍点点头,肯定了贾母的猜测。
见状,贾母内心即有些激动,又有些感怀,良久才逐渐平息了内心的情绪。
“那人多大的年龄?”
“十八岁。”
“确实年轻,年轻人好色不好才。”贾母说完,看了屋子里的丫鬟,落到了一名新来的丫头身上。
这丫头是赖嬷嬷送到府上孝敬自己的,年龄虽小,风采却压过了自己房里所有的大丫鬟们。
只是年龄小了些,作为陪嫁丫头,怕伺候不好夫人。
“你准备谁家的嫁过去?”
贾母以为会是哪房里的丫头。
“此人选我还要去问问父亲的主意,此人不是咱们府里的人,但是和咱们府里牵扯很深。”
贾珍轻轻的吐出一个名字。
“秦业家的。”
贾母脸色大变。
“如何又敢牵扯上来?我们家好不容易才安稳了几年,这么快又忘了伤疤?”
有些话贾珍不好当着贾母屋子里的人,特别是原来指给自己的儿子,如今又送给旁人,传出去不好听。
他看来父亲的主意是个烫手山芋,赏给唐清安做妻子,又能解决这个麻烦,又能拉拢对方。
只不过那“麻烦”和贾府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还要挑个府里伶俐的大丫头。
唐清安不知道贾珍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头上,等了一日来了一名薛家的伙计,引他去见了大揽总。
他在薛家生活了十几年,为薛家长房办事,特别是薛家大爷去世后,成为薛姨妈和掌柜们中间的传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