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装置。
徐磊相信照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核聚变就会像全息智能终端那样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中。
讨论完核聚变动力装置的事,尽管于弘亮不是太满意,但最终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即便主动结束了通话。
把手头上的麻烦妥善解决,徐磊很快就把精力放到了聚变电站。
随即便唤醒星瞳。
“星瞳。”
“把需要建立聚变电站的地方都给我调出来。”
“选择最适合建造的。”
“筛选具备参与聚变电站建设资格的人员名单。”
几乎是在徐磊下达出这些指令的瞬间,顿时便见星瞳把相关内容调到了办公室内的全息屏幕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乃是一副地图。
上面标注着适合建造聚变电站的城市地点,基本每个省都有一座聚变电站。
其中最显眼的则是京州市。
徐磊对京州市的了解不是很多,知道它乃是一座二线城市,但去掉已经立项的两座聚变电站就属它这里最容易建造。
且能很容易把聚变电站产生的能量输送全省。
刚好符合徐磊的要求。
何况星瞳把这座城市作为聚变电站的首要建造目标,那肯定是值得信赖的。
只是还没等徐磊高兴起来,却突然被旁边显示的名单弄的有些无奈。
“看来京州市这座聚变电站不太好搞啊,单凭这些人怎么能行,能用的几乎全被抽调走了。”
聚变电站是非常庞大的项目,需要很多位相关科研人员负责指挥,若单靠徐磊自己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但从星瞳给出的名单来看,明显是李承哲把有相关经验的人全部调走,参与另外两座聚变电站的建设项目中了。
只剩下些许边缘人员。
很多甚至压根没有参与过核聚变相关的项目。
这相当于要让他带一批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