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上更加舒适。
所以大家自然不可能每天都花费大把时间谈论此事。
反正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可控核聚变技术是被未来科技攻克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时间内研究所这边也步入了正轨,在裴洪印的带领下相关人员正式开始建造全球首座聚变电站。
碍于聚变电站的核心装置规模将会更大,单凭研究所内的人员进度上会慢上不少,于是便让科学岛李承哲他们那些人参与建造从旁协助。
毕竟人造太阳项目都已经中止,他们正愁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呢。
关键参与到聚变电站的建设项目中来,对他们自身核聚变技术知识的提升也会起到很大帮助。
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抢着报名。
首先乾坤一号从核心组件的制造到正式安装测试,裴洪印是全程参与的,加上顾三林那边保证了超导抗辐照材料的供应,由裴洪印负责聚变电站项目徐磊非常放心。
要说他为什么不亲自参与,自然是有其他事情要做。
“星瞳,开始对建模进行运行模拟。”
“调整各项参数。”
……
“还是不行吗……”
2028年11月15日,周三。
滨江市。
龙湖高科技园区。
研究中心实验室内,徐磊认真观察着面前的三维虚拟建模,时不时向星瞳下达着指令。
距离可控核聚变技术问世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
自从聚变电站的项目交给裴洪印主导负责后,徐磊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内构建核聚变动力装置的全息数据模型。
要想让核聚变技术很好的运用在宇宙飞船航母高速列车等重要场景中,能提供核聚变动力的装置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因为它的规模肯定要做到非常小才行。
徐磊明白自己只要成功解决核聚变的动力装置问题,那么相信很快和核聚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