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奏,赵佶无疑提出了细节性的变动,原则同意,但将恽王后裔家眷及肃王这些人的流放安置地改为了青州。
赵桓自然勃然大怒,父子俩又争执一回。
只是这回赵佶非常强硬,赵桓迫于无奈,只能咬牙屈从。
延福宫外,李纲等人间赵桓面色铁青,问明究竟,都暗有思量。
很显然,皇帝这是在防着太子,而且还要人为在太子与王霖之间设置障碍,防止太子与王霖内外一体。
其实赵桓也心知肚明,只是心中的怒气不可遏制,就拂袖而去。
望着赵桓离去的背影,李纲突然道:「张太尉,帝王心术从来如此,经此一事,怕官家今后对谁都不甚信任了,不过,太子仍旧会是太子,希望他能端正心胸,以大局为重。」
张叔夜叹息:「除此之外,怕官家也对老朽心生怨怼,老朽估摸着,用不了两天,官家就会下诏将老朽与河北的种师中对调了。」
吴敏默然片刻,沉声道:「我等忠于社稷,岂能因个人荣辱荒废国事。实则张太尉去河北领军也势在必行,恽王与边军多有勾结,若不换将,怕官家心中是不安稳的。」
且说太子赵桓气冲冲返回东宫。
刚进寝殿,太子妃朱涟就走进来哭拜在地:「殿下,臣妾父亲绝无叛逆之举,恽王谋乱,与臣妾家无关呐,还求殿下开恩,看在臣妾的面上,饶过朱家这一遭吧。」
赵桓本就心情糟糕,朱涟又来哭哭啼啼,顿时就怒不打一处来:「你还有脸在本宫面前嚷嚷?你们朱家清白无辜么?你妹朱凤英为恽王妃,恽王与你朱家交往密切,你让本宫怎么能相信朱家无辜?」
「本宫不诛朱家九族,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赵桓旋即想起赵楷为了谋划算计自己,竟娶了朱家女为妻,他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朱家在两头下注,心中的怨气积累到现在,也终于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