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县城,雉县区区留下五百人防守。
而张济避开要道行军,杀到雉县城下时,袁军措手不及,连忙紧紧闭上城门,从各门派出信使求援,张济到达城下,也并非立马攻城,而是先休整,恢复元气。
既给自己喘口气,也让求援的信使,可以跑得顺利一点。
仅一日时间,西鄂便收到了求助,但出于慎重,守将还是将情报转呈到宛县俞涉处,快马来回,也只需要一天时间。
又拖了一天,果然,得知真相的俞涉大骂西鄂守军,为何不出兵援助,白白错失一天时间,俞涉当即回信,要他亲自率军驰援,若有差池,拿他是问!
就这样,信送出去又一天了,就在俞涉等待救援结果的时候,俞涉却收到了另一份求救的急报。
“西鄂县告急,大军围城,请俞将军发兵救援!”
俞涉就纳了闷了,难道雉县失守了?打到西鄂县了?
这还了得,若北大门失了,敌军便兵临城下了,思来想去,俞涉打算亲自领兵前去支援。
此时的西鄂县,其实并没有大军围城,李傕只是切断了要道,大军却埋伏于半途,等着俞涉送上门来。
军师这一套连环计,可谓是调虎离山围点打援的计中计,只要俞涉出城,李傕就有把握击败他。
经过大半日的准备,终于,俞涉的动向,又令兵报了过来。
俞涉顺着官道直行,前方分开大小两条路,而李傕,便恰好埋伏在此处的山林之中,这样,就能避免扑空。
原本李傕也想过直接放过俞涉,进攻宛县,但是想想,还是放弃了,若攻城时俞涉一旦回援,自己将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整个计划,都会付之东流。
于是李傕选择正面击败俞涉。
俞涉对此地已经十分熟悉,这条小道,并非捷径,只是隐蔽性高而已,所以俞涉无需思索的选择了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