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陈年传奇,开始口口相传。
“渤海王一人之力击败张角兄弟,一战斩杀黄巾三十万!”
“渤海王扫荡匈奴和鲜卑,匈奴和鲜卑的小孩听到渤海王的名字,晚上都不敢哭!”
“渤海王驾临青州时,百万黄巾俯首请降,渤海王当即拿出军粮,接济他们!”
等等云云……
“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渤海王,哪里有饥饿,渤海王总能带着粮食在那里!”
刘擎自己听着都觉得有些羞耻了。
郭嘉叹道:“有人名声每况愈下,有人美名渐渐家喻户晓。”
郭嘉说的,自然就是董卓和刘擎。
……
雒阳朝堂之上,停下数日的早朝,突然开了,抱病多日的王允,竟然也来了,而且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显然,“病”已经养好了。
另一位与王允并肩而立的,正是一身戎装的袁术。
朝中一部分官员,是董卓党羽,还有一部分,已经被王允拉拢,但最多的,还是骑墙派,他们总是最看得清楚形式,又最看不懂形式,谁在雒阳说了算,他们便依附谁。
王允原本身为董卓最青睐的重臣,如今向大家介绍一番袁术,其目的,不言自明。
王允要更换立场了。
看着王允夸夸其谈,杨彪闭口不言,曹嵩也默然无语,任其作为。
各大小官员也悉数噤声。
蔡邕和荀爽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董卓生性残暴,或有不逊,但为官本身,并没有逾矩的事发生,绝非那倒行逆施,与雒阳分庭相抗的袁绍可比,那不过是枉顾宗庙的叛贼而已。
王允一听,目光在蔡邕身上停了停,接着道:“董卓本性不改,在河南烧杀抢掠,如今已举大军向雒阳杀来,孙将军,可有陛下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