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乃是贵客,并非亲眷,怎么会想到见家中小孩呢?
不过也并未多想,便吩咐下人将两位公子唤来。
片刻之后,诸葛珪的两个儿子便出现在刘擎面前。
“快拜见大王。”诸葛珪在一旁催促道。
大的那一个,恭恭敬敬的行礼,作揖,小的那一个,东张西望,一会瞧瞧刘擎,一会又瞅瞅赵云,好像家中没有出现过这般装扮的人。
“这是下官大儿,单名一个瑾字,这是小儿,单名一个亮字。”诸葛珪介绍道。
刘擎打量着两人,诸葛瑾身型高挑,如今不过十二岁,已长至众人胸口位置,以前世标准,应该已经超过一米五,而诸葛亮此时才六岁,正好能抱人大腿的身型,两个孩子都生得异常俊朗,而且都是高个,比较而言,与诸葛瑾年龄相似的万年公主,不过才长到刘擎腰间,妥妥的小家碧玉型。
“两位公子果真生得人中龙凤,君贡好福气呐!”刘擎笑着,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开口。
“大王见笑了!”诸葛珪也陪着笑,心中忐忑,不知渤海王此举,有何深意。
是不是借小孩在暗示着自己什么?他仔细的观察着渤海王,想从一举一动中发现些端倪。
刘擎走到诸葛瑾面前,问道:“在何处读书?”
“回大王,族中自有先生教授。”诸葛瑾淡淡一答。
至于读的是什么?刘擎没好意思问,因为自己也不懂。
刘擎再走到诸葛亮面前,蹲下身子,问道:“那你呢?可有蒙学?”
诸葛亮眨巴着大眼睛,摇了摇头。
“可是族中没有蒙学先生?”
诸葛珪连忙上前道,“都是下官忙碌,在他州为官,未来得及给亮儿安排。”
刘擎就势道:“本王在魏郡兴办学堂,专门请蒙学先生为适龄孩童教授,君贡,不如将两人送至魏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