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胡昭与蔡琰期待的小眼神,刘擎撇开了点到为止的念头,决定继续背下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伴随着刘擎言语,茅庐中的几人跟着句中事物,目光从台阶,窗帘上瞥过。
刘擎之词,描绘的恰到好处。
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一记绝佳的彩虹屁,吹得茅屋主人胡昭得意洋洋,令他不由得撅起嘴角,捋起胡须来。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最后一句引用孔子之言,可谓振聋发聩,将孔夫子的话,来形容眼前之茅庐,这已经不能叫彩虹屁了,而是终极赞誉。
同时也侧面体现了刘擎的饱腹诗书,虽然刘擎并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是何典故,反正他以前是这么背的。
至于刘擎省掉的那两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在这里实在不合适,南阳的诸葛孔明,现在还小,所以不存在,而子云亭的主人公,虽是西汉大辞赋家,但他屈身投效篡汉的王莽,站在刘擎汉室宗亲的立场上看,实实在在的大汉奸,自然不能褒奖。
刘擎念完,胡昭回味了很久,虽说这词的结构很古怪,但依旧朗朗上口,掷地有声,实在是绝佳。
“擎观看先生草庐有感,献丑了!”刘擎十分不要脸的说。
“夫君文采耀目,此篇可有名字?”
胡昭期待的望着刘擎,刘擎佯装若有所思,而后说道:“叫陋室铭如何?”
“陋室铭。”蔡琰念叨了一遍,“彩!”
“渤海王文采,老朽佩服!”
胡昭出于客套夸赞了一句,但刘擎却十分好奇,因为相比此篇的高远立意,文采实在是不足道也。
以胡昭的才学,自然不可能品鉴不到。
他选择了避重就轻,将真正的想法藏于心中,或许这就与他厌恶官场的情结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