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无价的,但购买书本却一定要收费。
急于缓解财政压力的高澄已经顾不得吃相,他命高隆之继续调人刻印雕版。
在洛阳周边多设印刷厂,命人严加看守之余,高澄也打算实施科考书籍专卖制度。
毕竟这种雕版印刷没什么技术含量,很容易传出去。
因此,权力就有了作用,直接用行政手段规定:
除了他小高王,谁也不许卖参考书!
什么!有辱斯文?我一个鲜卑小儿,蛮夷也。
高家父子灵活的族属,是其余统治者所不具备的。
平常自诩渤海高氏,汉人子弟,真要为了利益不顾脸面,那就自动切换成了鲜卑人。
你总不能跟我一个蛮夷来谈道德斯文吧。
但高澄到底还是要点脸面,没有出台规定不许借阅传抄书籍。
书籍价格也没有往高了定,不只是寒门,他还要考虑普通民户的承受能力,印刷书籍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文教,而不是敛财。
在高澄的物质激励下,刻板匠人们废寝忘食,而印刷厂的生产也昼夜不息。
当第一批书籍被投放到各州郡的时候,科考书籍专卖制度也由中书省颁行天下。
这一制度立即引来一片骂声,但小高也不慌了,在打击书贩子的同时,各州县不断传来的售罄消息让他喜笑颜开。
包括在洛阳与高澄详谈过为政纲要,新近上任的相州刺史杨愔,与青州刺史赵彦深、兖州刺史崔季舒等人纷纷来信,让高澄第二批多发一些书籍过来。
高澄并没有吃独食,为了激励地方官府打击非法书贩,高澄分了三成利润给地方财政。
杨愔等人要一展拳脚,必须有财政支撑才行,这也是他们这么用心的原因。
高澄催促印刷厂加大生产,准备输送第二批书籍的同时,也着手对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