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的苦难,本身就是统治者的失职。
高澄并不羞于承认这一点,毕竟国家沦落到这个地步,又不是他造成的,反而是自己一直在致力于恢复秩序。
期间,高澄又出偏室命人唤来崔季舒,三人在偏室中共同商议对于寺庙与僧尼的具体处置。
有太武帝坑杀在前,碰上小高王这样一位仁主,僧尼们不感恩戴德都说不过去了。
毕竟高澄只是夺去他们的财物,勒令他们还俗劳作,命不是还留着的嘛。
偏室中的三人说得口干舌燥,期间多次唤围聚在偏室周围的侍卫进来添水。
这世上不会真有人谋事的时候不让侍卫护在周遭吧。
直至正午,这才磋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高澄这才起身准备离去,临别时,将收集罪证之事交给了赵彦深。
等到获得高欢许可,便能立即动手。
回到府上,高澄终于记起了世界上还有王思政这个人。
王思政坐在地上,倚靠着囚笼,双目呆滞地望向门外天空。
这扇门一直开着,好教门外的侍卫能够看清屋里的情况。
被关了将近一年,最开始还有送饭之人与他说几句话,到了洛阳动乱后,元修出逃,而王思政是元修幕僚,因此再也没人敢搭理他。
王思政知道洛阳曾发生过动乱,那天的喧哗他听得清楚,但不知道具体情况,然而胜者终究还是高氏,否则他早就重获自由。
这些日子以来,他彻底断了被营救的心思,曾经在元宝炬府上见到的那个矮小身影,每天都在他的脑海中回荡。
只有这个人才能放自己出去,他的怜悯才能让自己摆脱困境。
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屋外响起。
王思政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门口出现了无数次在梦中见过的那位少年,只是身形比过去高了许多。
高澄看见王思政神情呆滞,他很生气,对看守头目说道:
“我只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