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事吧,回头统计一份去年朝廷的税收报告然后送上来,朕要亲自过目一下。”
这些年下来,大明朝廷的税收总额一直在增加。
一是工商发展对商税的刺激增长。
二是朝廷对地方许诺的三年不征五年半税的安抚政策逐渐到期,地方也开始逐步恢复农税的征收。
而要知道的是,在封建时代,农税才是所有税收中的大头。
哪怕现在的大明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可农税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视。
哪怕是朱宏煜废除了三饷,废除了那些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统一计为正税,减轻了农民负担的同时,朝廷的农税总额也在增加。
还有就是,农税可不光关乎朝廷的财政收入,更关乎朝廷的粮食储备。
可谓是重中之重!
第三点,便是朝廷对盐税,茶税,车船税,等税务的整顿,以及对印花税的增收等……
要知道的是,满清盐税收入的最巅峰时候,光是盐税一项就年入数千万两。
这还是满清中期,出了一个和大人之后,朝政贪腐横行,税赋被地方官员和盐商严重节流的情况下。
可见盐政的收入究竟能有多高!
哪怕是大明现在人口没满清巅峰时期的人口多,且对底下的盘剥没不能像满清那么丧心病狂。
可光盐税一项,年入千万也是轻轻松松的。
更别说还有茶税了,车船税,印花税等税种了。
朝廷每年的税赋都在递增,这也是为什么朱宏煜有底气好大喜功的大规模对外征伐,宣扬天朝国威。
对内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的原因所在。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有钱,也舍得花钱。
举个例子,朱宏煜要打缅甸,刨除联军中各藩国派出的兵力之后。
光是明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