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许昌任职,但谁都知道,入了许昌,刘璋从此再无权力,此生就只能仰曹操的鼻息了。
不过好歹刘氏一门几百口人算是保得了一条性命。
刘璋的做法在李严等人的眼中看似是昏主,但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卵击石,虽然悲壮,终究难逃灭亡之运。
平定了益州,曹操除了留守各个城池的兵马以外,再次集结十万大军,开始准备继续南下,吞并刘琮和刘琦的地盘。
只是关于先打刘琦还是先打刘琮却犯了难。
大殿之中,曹操紧皱着眉头。
下面众臣却是吵得不可开交。
“应该先打刘琮,刘琮年少,而其母蔡氏是个老人家,虽然有些手腕,但终究鼠目寸光,而且刘琮兵马不多,手中又无可用之将,若打刘琮,势必可以一战灭之,然后我们可全力以赴再打刘备刘琦。”
主张打刘琮的是谋士刘晔,及车骑将军夏侯渊。
“我觉得应该先打刘备和刘琦,刘备和刘琦力量更强,若是我们打刘琮的时候,他趁机偷袭我们,那只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先打刘备和刘琦,刘琮母子胆小怕事,绝对不敢发兵偷袭,如此只要灭了刘琦刘备这股强势力,剩下的弱势力刘琮则不足为虑,所以应先灭强,而后灭弱。”
主张打刘琦的乃是李典,徐晃等一众将领。
“应该先灭弱,后灭强。”夏侯渊据理力争:“如果先攻打刘琦和刘备,那么刘琦刘备二人本来各怀鬼胎,面合心不合,可是我们若先灭他们,那只能导致二人一致对外,相反,若先灭刘琮,刘琦和刘备两人勾心斗角,不等我们攻打,便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双方吵来吵去,却也没个定论。
曹操也是头疼的很。
双方说的都有理,无论打哪方都是有利有弊。
而此时场中的陈轩只是在那里喝着酒,对于争吵的双方并不加入讨论。
等到大家都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