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等到专家组确定好了种植技术规范之后,赶在明年年初的春播进行。
现在各村都在忙着整地、育肥、选种等等,同时还在镇委镇政府的拨款下,组织力量进行碎石路的整修,忙得不可开交。
县里档案文史方面的专家最近也来了一批,正在千符镇各村走访调研,挖掘或者创造性地挖掘东江丹参在本地的各种种植历史。
回头要整理一个东江丹参的历史渊源报告,同样是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要内容。
虎山村的村民如今的日子很幸福,早上起来做做广播体操,白天合作社有活儿就去合作社忙一忙,没活儿就忙一下自己家里的事,闲了也不打麻将喝酒,在村委会的文化广场,总有乐子。
村里的卫生情况也已经改善,霍千里跟顾大强一商量,花钱跟村里每户买了一个箩筐,价格很低也就十几二十块钱,但是对村里人来说这就是个费点事儿没成本的手艺活儿,谁也不嫌弃。
实在没那手艺的,就把名额转给会的,中间抽个三五块也开心。
等买了之后,村上就直接将箩筐摆在各家门口,各家的垃圾必须扔到这里面,然后买了三个类似于黄包车样子的手推垃圾车,各组各雇了两个人隔天用独轮车转运到各组的垃圾集中点,从镇上联系了垃圾车,每十天用车拉一趟。
箩筐成本两千三,三辆手推垃圾车一千零八十,六个垃圾清运工每人每月三百五,共计两千一,垃圾车每趟两百,一个月三趟共六百。
平均一个月三千块钱,换来了全村卫生条件大改善。
哦对,还有罚款收入,虽然现在大家意识都警醒了,但是在那些好不容易找到用武之地的老大爷老大妈努力“创收”下,但每个月怎么都还有个百把块收入,成本上还能再省一点。
现在他们还“磨刀霍霍”,准备等着过年返乡的年轻人们回来呢!
一派欣欣向荣之中,虎山村上上下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