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
大半个月里只能受限在狭窄驾驶舱中的陆羽,这些天狂补了天文知识,在他看来自己在星际间跳跃,最有可能推动的学科就是只有天文学了。
依照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准,对于宇宙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初级且原始的地步上,目前关于太阳系外的天体,全都是通过观察与猜测,或者是计算模拟出的模型。
如果能找到一些典型的天体,例如黑洞,星系中心,或者中子星超新星之类的超级天体进行近距离的观察,那这一份资料对蓝星的天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银色星辰号设定的外层装甲,完全能抵御超级天体周围的极端环境,在驾驶舱观察更像是从高维度去俯瞰现象,不必担心会被高能射线瞬间蒸发。
陆羽望着外面的蓝色恒星,宇宙漂流大半个月,已经冰冷的心情泛起一丝激动。
超新星处于许多不同天文学研究分支的交汇处。
它作为许多种恒星生命的最后归宿,是检验当前的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一环。
它在爆炸瞬间以及在爆炸后观测到的现象涉及各种物理机制,例如中微子和引力波发射、燃烧传播及爆炸核合成、放射性衰变及激波同星周物质的作用等。
而爆炸之后的残余,如中子星或黑洞、膨胀气体云起到加热星际介质的作用。
同时超新星爆炸在产生宇宙中的重元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恒星红巨星阶段的核聚变产生了各种重于碳但轻于铁的中等质量元素。而重于铁的元素几乎都是在超新星爆炸时合成的,它们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向星际空间,蓝星上的金子基本都是诞生于某颗超新星爆发时的核融合。
此外,超新星还是星系化学演化的主要代言人。在早期星系演化中,超新星起了重要的反馈作用,星系物质丢失以及恒星形成都可能与超新星有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观察超新星,一直都是蓝星上各大天文望远镜一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