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导演有两个选择。
一是按兵不动。
二是登陆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通过权限,申请办公设备,申请安装剪辑软件,申请调用配音资源,以及申请相关人员协同。
甚至申请对接特效公司‘工业光魔’,请求技术援助。
劳务派遣公司根据后台数据,以及行政人员的建议,比如某个剪辑师手头只有一个项目、某个配音师最近比较闲、某个徳北员工是业余演员……
然后进行人力资源统筹,派发俩导演的申请。
如此,一个团队就诞生了。
干得好,根据收益,集体加薪。
干不好,根据原因,或集体挨罚,或豁免处罚。
这就是大泽工业联合体的基本运行方式。
包括在香江上映的工业电影,在18频道播放的微观动画片,以及众多产品的宣传,都是这么来的。
新加入的两位导演,显然参加过‘电子商务’培训,知晓若想做出成绩,就要主动出击。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不仅申请了设备,寻求了‘后天’电影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指点,还请tep大学的文学老师帮忙润了润剧本。
而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后台显示的数据,这部长达六个多小时,尚未精加工的电影毛坯,足足动用了三千余人参与,预估成本已经达到1500万红钞。
当然,在监管机制的注视下,如果该电影的预估成本,超出预估收益的30%,就会被喊停,然后换人、讨论、调整。
徐飞接下电脑,一边播放视频,一边翻看简介。
首先,这是一部搞笑片。
其次,里面故事差不多就是两位导演的亲身经历。
只不过,俩人编写的剧本,经过文学老师的润笔,将一些不能摆在台面上的东西,替换为更合理又会被大众接受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