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狂魔 > 第268章 西厂奠基

第268章 西厂奠基(3 / 15)

胶卷的材质,扛不住这么集中的能量冲击,科学家便发明了‘掩膜板’。

然后用刻刀,把逻辑电路刻到‘掩膜版’上,形成类似剪纸的‘镂空’样式。

犹如在a4纸上剪出一个‘徐’字,贴在墙上,喷涂漆料,再揭走a4字,墙上便有了‘徐’字。

只是逻辑电路更复杂,就像在a4纸上写10万个‘徐’,和写10亿个‘徐’的难度,肯定不一样。

不仅要缩小字体,还要缩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便是‘制程’,目前最先进的为128纳米。

刻画出‘掩膜版’,等于纳鞋底有了鞋印子。

接下来就是‘曝光’。

掩膜版上的线路,都是纳米级,若想让光线穿透的均匀,势必要用更细的‘光’,才能穿过刻画出来的线路,以便再照片上形成图桉。

因此,现在用的‘光源’,叫极紫外线,也有的在用射线。

跟柯达研究反应堆一个道理。

当极紫外线穿过掩膜版的缝隙,照射到下方的照片,也就是‘晶圆’,晶圆表面的光刻胶,就会出现一个逻辑电路的影子。

然后光刻胶凝固,晶圆的第二层‘氧化层’,则会出现一个逻辑电路的轮廓。

这个过程叫‘显影’。

有了轮廓,接下来就是‘刻蚀’。

犹如把刚刚喷吐在墙上的‘徐’字,抠出来,在墙上留下一个‘凹’下去的‘徐’,方便‘电子’在里面移动。

徐飞听得津津有味,眼看老学长不再讲,好奇道:“没了?”

“没了,就这简单。”

“那咱为啥造不出来?”

“你回忆一下这个过程,刻画掩膜版、制造射线级光源、精准到纳米级的曝光,还要确保掩膜版和晶圆上下对齐,避免错位的纳米级校对,以及在刻蚀过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