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用户操作硬件的‘程序’。
比如充电宝的摄像头。
如果没有嵌入式系统,也就是微型处理器,厂商必须设置一大堆按钮,包括手动、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光爆值、手动对角、感光度、白平衡等等。
….非专业人士,在不同场景中,若想拍出一张心仪照片,十分麻烦。
有了嵌入式系统,微处理器根据感光元件,参考摄像头捕捉的画面,自动对焦,自动,然后设定光圈自动配合,再进行后期加工。
虽然拍摄的照片赶不上专业人士,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这相当于降低了拍摄门槛。
同理,喇叭、相册、计算机、闹钟等等,也都有了嵌入式系统。
把这些东西集成到手机里,也就构成了数字手机,而仅有通话功能的大哥大,叫模拟手机。
使用数字手机,你可以定时,可以简单拍照,可以浏览txt文本。
若想实现更多功能,我们就要加入更多的嵌入式系统。
比如看。
数字手机只能看txt,我们想看word,或者pdf,又或者,就需要额外增加四个嵌入式系统。
问题是,增加的硬件越多,手机越大,造价越贵,耗电量越高,怎么办?
手机厂商们学习微型计算机,最终决定,把众多功能集成到一起。
比如‘米’字,它包含了‘一’、‘丨’、‘八’、‘十’、‘木’,甚至可以构成‘人’,组成‘来’、‘粪’等字体。
想用哪个字,我们就用程序把它剥离出来。
这个‘米’字,就是所谓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它取代了众多‘嵌入式系统’,或者说取代了众多‘应用类微型处理器’,包括计算、闹钟、文本、小游戏等等。
而从‘米’字剥离众多字体的程序,则叫操作系统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