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辆豪车中,一老一少坐在后排,互相保持沉默,注视着车窗外忽闪而过的景色。
玩具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像乐高。
凭借小小积木,走过了七十多年,看似没什么改变,实则每年都会高价收购动漫授权,收购影视授权,推出火爆同款,借此续命。
直到最近买不到版权,市场暴跌,方才不得不调整企业结构,甚至被迫转型。
像万代。
凭借角色模型,走过了三十多年,看似没什么改变,实则每年都会投入巨资,收购漫画版权,收购小说版权,改编成对应自身业务的动画、游戏,带动模型玩具产业。
直到最近经济危机,没钱创新,方才不得不考虑与世嘉合并,迈入电子宠物领域,解决破产危机。
而多美、寿屋、happinet、furyu、skjapan……同样如此。
可以说,玩具发展至今,版权代表了创新和市场,也代表了高额成本。
如果有一款玩具,无需版权,却能凭借文化属性令人们趋之若鹜,还能借助不涉及版权的游戏、影视,持续增加自身热度,那它肯定会成为玩具厂商争相仿制的对象。
但机械三国是个另类。
电镀技术、金属外壳、无缝焊接、微米级加工、独特的撞击玩法、铺天盖地的产量、低廉的销售价格……
从多方面杜绝了被仿制的可能性。
虽然现在没人知道它的利润点,但从简约造型、干练设计、驱动形式、现有款式,玩具厂商们足可看到它的市场潜力。
持续加强,以动作为主?
持续丰满,以观赏为主?
持续复杂,以积木为主?
现在动作类型的比赛即将开启,后续会不会出现积木技巧比赛?会不会出现借助贴纸改进的盛典级审美比赛?
但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基于机械三国现状,未来肯定越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