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剑指条款,弹劾不断!【上】

第三百二十一章 剑指条款,弹劾不断!【上】(7 / 9)

“若是大魏对外仁德,他们就能归心,那说明他们能感受到仁德,可大魏仁德百年,鞑靼为何屡屡侵扰?”

大魏的心腹大患,一直都是北方的鞑靼各部。

你不是仁德有用吗?

那鞑靼怎么感受不到?

“倭国出兵高丽,显然意图染指大魏,是大魏不够仁德吗?不是!”

张年吉已经被他说的无言以对,冯一博干脆就自问自答。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礼记》之中所言,之所以看似不准,实际上是因为五方之民都已归属大魏。”

冯一博再次引用《礼记·王制》里话,但却给出了新解。

“而现在四夷之所以是四夷,正是因他们畏威而不怀德,等什么时候他们知晓仁德,那就也是我大魏之地了。”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张年吉,问道:

“所以,他们本身没有德,大人说的仁德又从哪论起呢?”

张年吉咽了咽口水,有些应对艰难了。

可他看着冯一博,忽地眼睛一亮,就想到了什么,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忙道:

“东海郡不就是因为大魏的仁德,才献土归附的吗?”

不是说仁德没有用吗?

当初,东海郡可就是说因为感受到大魏的仁德才献土归附的!

这事还是你办的!

冯一博一听,说到东海郡身上了?

没人比我更懂东海郡!

“东海郡王之所以献土归附,是因为他本来就出身江南,沐浴皇恩深受大魏仁德洗礼,所以才会以仁德报之,以土献之。”

东海郡王本来就是大魏人,生在大魏自然感受到了大魏的仁德。

这和他刚刚所言的“对内仁德”,不就对上了?

“如果大人真觉得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