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日且看看去,只管题了,若妥便用。”
顿了顿,又笑着道:
“若不妥,就将一博、雨村请来,令他们再拟。”
众清客立刻纷纷恭维,笑道:
“老爷今日一拟定佳,何必又待冯探花和雨村先生?”
贾政闻言摆了摆手,也跟着笑道:
“你们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纪,且桉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拟出来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园亭因而减色,转没意思。”
众清客商量一下,便道:
“这也无妨。我们大家看了公拟,各举所长,优则存之,劣则删之,未为不可。”
他们平日就是做这个的,说好说坏也都无妨。
贾政闻言点头,当下就道:
“此论极是!正好今日天气和暖,大家去逛逛。”
见贾珍在旁犹豫,贾政皱眉道:
“还不先去园里知会一声?”
贾珍这时上前小声道:
“一博和文龙几人,也在园里,正赏景致。”
听到冯一博在园子里,贾政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他刚才说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平平,
还说什么,现在文章生疏,拟题迂腐,
这些当然都是自谦。
一是他不好亲拟,免得元春囿于他所题,而不好变改。
二是他也想着过去转转,让人把宝玉叫来。
这是因为宝玉和元春感情最好,由他草拟匾额,也算在皇家那边露个脸。
元春不改,给宝玉增些光彩。
元春改了,又不是长辈,而是她胞弟,自也无妨。
顺便,还能一试宝玉的文才。
可现在听说冯一博在。
那别说宝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