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介绍了赤水、黑水、若水、洋水等水系。
那么‘河水’是什么水?我想懂历史的都知道,在先秦时期,我国只有一条水系配称为‘河’,那就是黄河。
没错,‘河’不是我们现在这个意思,在上古它是个特指性的名词,是黄河独有的名字。
以前我解读夸父的时候也提过,我在翻译‘河、渭’不足时,说的就是黄河与渭水不够喝。
同样,‘江’也不是指别的,专门特指‘长江’。
河伯不是别的地方的水伯,而是黄河水伯。
我们现在文化中写什么河、什么河,在古代写作什么水、什么水。黄河叫河水,长江叫江水。
山海经这里写的非常奇怪,它写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往北边流,接着又西南入渤海,然后又出海外,往西又往北,经过大禹疏通过的积石山。
积石山在哪?
山海经原文:“轩辕之丘……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具体考证要大段的推导,我估计你们对地理没兴趣,总之把西山经里提到的距离加起来一算,得知这座山,距离昆仑并不远,算上绕路也就一千九百里。
答案我直接告诉你们,因为积石山并没有改名,现在还叫积石山。
在甘·肃省,今祁连山脉延伸出去的一座山,那里确实积石遍布,大块大块的巨石堆了一地,有一条峡谷,有明显地开凿痕迹,并且有水蚀痕迹,那可能是曾经的黄河故道之一,国外学者也有考证,积石山发生过大洪水。
黄河多次改道,光是记载的就有二十六次。
所以上古时,黄河怎么走,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
这段文字,你们看来也许很诡异,黄河怎么往西往北?
其实往北没问题,黄河上游本来就是往北的,往西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