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奴记忆里有这个人,但懒得想,嘴巴比脑子快道:“啊?谁啊?”
妙寒向他解释:“八百年前,有人曰尹喜,因任职函谷关令,故称关尹喜。”
“其精通三坟、八索、素书、易经,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彻。不行俗礼,隐德行仁。”
“后来的庄子,敬称他为古之博大真人,乃是道家的创始人物之一。”
张良上前说道:“到了我们的时代,称其为文始真人,只因他虽然留下学说,但更偏向于玄秘侧。”
“他在终南山结草为楼,精思至道,一日登楼观星望气,见有紫气东来,便知有圣人到。”
“果然不久后,有一仙风道骨的老者骑着青牛而来,欲出函谷关,关尹喜认出是老子,向他请教,希望其留下真言。”
“老子与其交谈,发现他是隐德修行的智者,便答应,写下五千言,正是后来广为流传的道德经。”
沈乐陵也点头道:“我最初没有功法,就是靠道德经修行的,这是最广为流传的能够修仙的真经,也是第一部基础功法。”
“虽然品级上只是普通真经,但没有门槛,谁都能以此入道。”
妙寒点头:“是,我母亲也是靠道德经。”
炎奴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当年打下鲁山道宫,得到很多典籍,其总纲都是道德经衍生而来。
他挠头道:“这么说老子才是仙道创始人?”
张良摆手道:“但老子终身没有修仙,其为凡人。”
“天外万仙一战,伱复活了古往今来之人,其中就有他,我们都与其攀谈过,他说自己创下道德经,从来没见过任何异象。”
“作为原作者,创始人,他理应第一个功成正果,但是没有。”
“也就是说,一直到他死,道德经都没有如今的神异功效。”
“它沦为修仙功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