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二十)隆武新年

后记(二十)隆武新年(8 / 9)

估计未来三十年都不一定能成功。”

朱观楼说着前段时间“大明宗藩航空局”送人登陆火星的事情,但他对人类开发火星还是保守态度的。

“按照去年的联合研究所公报里显示,眼下全球富裕的生活只能维持到六十亿人口,一旦超过就会出现极大的国家贫富问题。”

“人口突破六十亿听着很久远,但顶多也就二十年左右罢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观楼他们乘坐的高铁已经停下。

下车时,青年抱怨了一句:“还是我们的磁悬浮高铁快一些,国朝的高铁终究太慢,四百多里路走了两刻钟。”

“国朝也在推进时速一千里的磁悬浮高铁了,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追上我们,下次来你也能在这边坐到磁悬浮高铁了。”朱观楼笑着调侃了一下。

随后,他们下车乘坐观光车,一刻钟后抵达了天寿山皇陵。

来这里的旅客有很多,世界各国的都有,但是无一例外都是说着大明的江淮官话。

朱观楼是齐藩三服,因此免去了买门票的手续,就静静地呆在景区里等着同窗们排队。

大明对于宗室的态度和改革,从弘光年间发生变化,所有出了五服的宗室子弟都被删出玉碟,但即便如此享受着宗室福利的五服子弟依旧有三十余万。

好在宗室子弟的福利来源于各国国王的内帑,加上各国国王早就开始放开治理权,因此民众对于宗室子弟倒也算不上仇视。

或许就连这套制度的创始人朱由检也不曾想到,宗藩体系居然能凭借放开治理权和科技带来的生产力,以此存在到这个时代。

治理权的放开,让百姓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内阁和六部身上,皇帝成为了一个拥有监察权的民众代表,不同的是,这个代表手里还有着军权。

这么多年来,想要推翻这套制度的人不在少数,但都被朝廷的科技和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