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7 / 10)

,还带来了他们的技艺。

对于这些移民,腓特烈也积极减免赋税、免服兵役等措施优待移民。

在居民增加后,他开始大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扩大国家耕地面积,使得普鲁士的农业环境蒸蒸日上。

最后,他还对军队进行改革,彻底效法定国等大明藩国,在发展军备工业的同时,改组骑兵和炮兵的训练方式,严明军队的军纪和完善军队的战略战术,。

在他的改革下,普鲁士的国力在不断提升。

截止武狩六年年底,普鲁士拥有常备军六万四千人,两千三百余门加农炮、三百门臼炮和一百二十门榴弹炮,全军装备燧发枪和米尼弹,以及可以随时征兵四万,全军装备的四万军备武器。

因此,此时的普鲁士并未因为大明插手欧洲政治格局而变得弱小,而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多次动荡中不断强大。

在弗朗茨一世拒绝他的提议后,他已然明白神圣罗马帝国距离倒塌之日不远,开始积极备战。

武狩七年五月,德阳郡国与周国争端再起,蜀国加入其中。

这场争端很快从一个郡国和一个王国发展成为两大王国的争端,其中周藩与蜀藩背后的诸多郡国纷纷卷入其中,被迫站队。

得知消息,武狩帝下旨呵斥诸王,并对他们限制一年移民流入。

两方虽然迫于国朝的压力停止明面上的争斗,但暗地里的争斗却从未停止。

武狩八年三月,波斯三省与天竺四省再度爆发土民叛乱,户部尚书周栋认为是当地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并列举了当地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他的奏疏中,拥有六千多万庞大群体的土民只占有七省不到十分之三的资源,而国民占据七成有余,这是主要矛盾。

周栋建议分发生产资料给土民,以此来安抚他们,不过被内阁驳回。

同月,武狩帝派太子朱简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