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兄朱由校 > 后记(八)永昌之暮

后记(八)永昌之暮(5 / 9)

了当地中学的几名教习进行考古。

经过考古,这些青铜器被定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教习们猜测现在的陈国或许就是周朝时期的西王母国。

十月,齐国的三百多名电力学士与大明的五百多名电力学士在瀛洲北州府的交流所进行近两年的电力研究交流,并共同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联合实验。

永昌二十三年三月,历经一年的鏖战,定国成功攻陷诺夫哥罗德州,百余万沙俄居民北逃。

不过,定国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三万军队损失了四千余人。

与之相比,北方同盟的代价则是更大,不仅丢失了诺夫哥罗德,还战死了六万余人。

这一战中,瑞典人第一次见识到后膛枪的威力,同时更加坚定了他们维持同盟的想法。

在瑞典的军队撤回瑞典后,瑞典国王阿尔文向丹麦发去了邀请。

他在信中描述了后膛枪的威力,随后邀请丹麦加入北方同盟。

不过,丹麦人认为这是阿尔文的夸大其词,因此并未理会。

六月,北州交流所内,明齐两国的电力学士联合研制出了五十千瓦时的交流电发电机。

如果房山火电厂换上这样的十台发电机,那它将可以每天为一万五千盏电灯照明,齐国的水力发电站同理。

除了电力学士们之间交流获得了发电机的突破,一些其它学士的交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次交流会结束后,齐国科学院的王征学士发现了二氧化碳、氨、氯等气体在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液体,压力降低时又会变成气体的现象。

他在返回齐国后继续在自己的研究室内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并在后续发现了在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这些物质会大量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下降。

发现这个现象后,王征继续深入研究,并在永昌二十四年三月完善了人工制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