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幸存的七万多士兵全部欢呼了起来。
相比较沙俄军队的欢呼,定军这边的三万多士兵则是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不过不等他们想清楚,身为统帅的世子朱和垒便叹了一口气,随后下令收兵返回定国。
瑞典与沙俄联手,这是定国和蒙古国联手而无法战胜的对手,因此再打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只能撤兵了。
这一刻,朱和垒的心中是不甘的。
作为在明军之中服役过数年的存在,他很清楚的知道,如果大明愿意将步枪装备诸藩,那仅仅定国一家便足够鲸吞整个北欧。
可是,大明没有这么做,而定国也只能在北方同盟的联军眼皮子底下灰溜溜的撤退。
听着背后传来的笑声,朱和垒忍不住攥紧了马缰。
在定军撤退的背影下,定国与北方同盟的第一场战争宣布失败。
八月初二,三万四千多名定军士兵在统帅朱和垒的带领下返回定国边关雁门(特维尔)。
初三,朱和垒率领百余名骑兵朝着国都定襄奔去,并于初五抵达定襄。
抵达定襄后,朱和垒对其父朱慈炅讲述了战争的艰难,以及北方同盟军的改变。
在朱和垒看来,以前诸藩能对外敌屡战屡胜,原因就在于诸藩军队的武器装备精良。
然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不管是欧洲还是西亚、南亚,各国军队的素质和武器都已经上来了,诸藩军队已经对他们没有了代差,因此自然作战艰难,战死的将士也只会越来越多。
因此,朱和垒建议朱慈炅以王叔的身份上疏,希望皇帝批准诸藩购买步枪。
对此,朱慈炅犹豫许久,最终决定向京城送去奏疏。
不过,他并不是以王叔的身份,而是以一个边塞藩王,一个普通将领的身份送去的奏疏。
奏疏中,他从军事角度讲述了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