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大明报》刊登了新任阁臣和六部班子的名单:
【内阁首辅颜胤绍,内阁次辅孙可望、武英殿阁臣李定国、文华殿阁臣阎应元、华盖殿阁臣于成龙、谨身殿阁臣陈廷敬、文渊阁阁臣郭壮图。】
【户部尚书王宕、吏部尚书郭琇、礼部尚书顾炎武、刑部尚书李光地、兵部尚书姚启圣、工部尚书靳辅】
三月初二,都察院都御史堵胤锡病卒,享年八十二岁,谥号“文成”,配享天阁第七层左向第七位,其子堵授之荫光化伯。
皇帝的做法让许多人大概知道了他为自己留的位置。
天阁第七阁,也就是在皇帝看来,他的功绩是仅次于太祖、成祖、世祖、宪宗的。
可以说,皇帝算是比较谦虚了,毕竟就宪宗的功绩来看,那是拍马也追不上他的,但他却并没有把宪宗挪到第七层,而是自己屈居第七。
三月初五,礼部尚书顾炎武卒于府上,谥号“文忠”,侍郎张英继任尚书。
四月初五,昆仑诸藩的奴变经过屡次镇压和围剿,最终平定。
据昆仑监察使司的官员所记载,这场叛乱中被击毙的叛军数量高达百万,战争严重破坏了昆仑诸藩的内陆经济,仅沿海幸免于难。
这次的奴变之后,昆仑八藩国内的奴隶数量骤减至不足三百万。
同时,由于西班牙、荷兰、葡萄牙三国在北昆仑开发殖民地需要大量奴隶,因此奴隶价格走高。
奴隶数量的下降让诸藩,因此不得不出高价雇佣购买捕奴队抓捕的奴隶。
奴变前,一个昆仑奴的价格仅为一两银子,而奴变后则是提高到了五两银子。
此时,大明一户普通百姓的年收入不过三十两,齐国四十二两,印度厮当诸藩约二十两,昆仑诸藩为十五两。
奴隶价格的高昂让诸藩为之恼怒,但很快就有人想出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