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的是,此时的大部分少民已经无法熟练的谈吐自己民族语言,江淮官话成为了大明百姓日常沟通的常用语。
三月,南直隶工部尚书靳辅上疏,言黄河桃园南岸河堤有破损,监国太子朱慈燃下令旨,拨国库二十万两命其速行修筑。
三月二十五,齐国中都运河(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历时二十四年。
运河竣工后,从大明洋前往大西洋的时间从一个半月缩短为三天。
四月初五,齐国化学家罗恩在科学院实验中误将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他在试探性洗掉多余的酸液后发现了硝化纤维。
事情上奏后,齐王朱由检在齐王宫亲自接见了罗恩,并授予其纯金的“国士勋章”,授其文散阶正三品嘉议大夫。
仅凭此散阶,罗恩每年可以额外领取俸禄一千六百两,但消息被封锁。
事后,朱由检将此发明写在书信中寄往了大明。
四月十七,齐国医学院医生宗伟发明“皮下注射针筒”,得益于这个发明,许多药品可以被快速、安全地施用。
五月初三,齐国颁布《专利法》,所有专利归国家与个人所有,国家拥有无条件使用权,但依旧需要支付专利费。
《专利法》与专利费的出现,极大程度激发了民间学者的发明创造。
七月十二,大明效仿齐国,颁布《专利法》,并责令宗藩各国将其加入各国法律之中。
七月二十九日,齐国长史夏允彝于家中病逝,终年七十岁。
齐王朱由检闻讯后,为其辍朝一日,命王太孙朱和埨为其吊唁三日,赐国公祭葬,谥号“文忠”。
九月初一,皇帝朱由校追赠齐国长史夏允彝为越国公,其子夏完淳袭华亭侯,命皇太孙朱和垠前往齐国吊唁。
九月初五,齐王朱由检任命四十六岁的户部侍郎张煌言为齐国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