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二十多年的培养,也就走出了孙传庭等六七个人,现在还偏偏有三个人要远走齐国。
如果不是熊廷弼年纪大了,朱由检都想把他拉出来老当益壮了。
“那小子才二十三,是不是太小了些?而且功绩也不够……”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的话,担心着开口。
听他这么说,朱由检也略微无奈。
“我本意是想让戚元功调任上直都督,戚元辅担任南军都督的。”
“只是南边传来了戚元辅身体不好的消息,看样子他得提前致仕,戚元功得顶替他了,因此不能调动。”
“加上印度厮当需要戚元弼坐镇,上直都督便很难选出人选了。”
朱由检也很为难,新生代没起来,老一代都在凋零。
加上上直都督的政治意义比军事意义重要,因此放谁他都不安心,只有李定国他才比较放心。
以眼下李定国的能力,统帅上直十六卫五十营二十四万兵马有些难度,但或许这样才能让李定国更加把心思放在带兵上,免得他总是想着回去齐国。
况且,让李定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朱由检支持自家大侄子的手段之一。
如果自家哥哥日后年老昏庸,想要行废立太子之举,那也得看在李定国的面子上掂量掂量。
尽管在朱由检看来,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他还是做足了准备。
“那奴婢待会就转告万岁……”
王承恩听出了朱由检的无奈,因此也只能应下,心里不免为李定国担心了几分。
“听说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参军加入了海军,他表现得如何?”
朱由检突然提起了郑芝龙的儿子郑森,这让王承恩愣了愣。
说真的,以王承恩的位置,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一个总兵的儿子,毕竟大明有三十多个总兵。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