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太多藩国境内没有金矿。
不过,只要大明保持强势,各国统一使用天启通宝,那一些小的经济下行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至于大的经济问题,甚至大到足以瓦解宗藩体系的经济问题……
在它们没有出现前,朱由检个人也很难想出办法,毕竟只有出现了问题,梳理清楚才能解决问题,这和政治是一样的。
明代中后期的问题在朱元璋、朱棣这样的人看来很容易解决,但他们不能活着看到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无法被后代解决。
朱由检唯一的优势是他清楚世界趋势,因此他留下的文册,几乎涵盖了大明未来四百年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它的作用就是减少了许多弯路,让大明可以一直走直线。
不过问题在于,他书写的再好,也得皇帝能理解才行。
诸如眼下,朱由校看着朱由检把《总纲》写出来,但他依旧没有吃透其中金本位和信用本位的问题。
只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的直觉告诉他,经济问题是他必须学懂的问题,因此他才每日与朱由检讨论,让其解惑。
这一次朱由检也如往日一样替朱由校解惑,而听完后的朱由校也摸着下巴说道:
“按照弟弟的说法,只要经济一直保持上升期,那宗藩体系就难以瓦解,大明依旧是天下共主。”
“只是应该如何一直保持经济上升期?”
朱由校询问朱由检,对此朱由检把《总纲》翻到某一页指着说道:
“想要经济保持上升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让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不断创造就业,满足百姓就业问题。”
朱由检采用了最通俗易懂的话,甚至举例子说道:
“如果没有蒸汽机,那蒸汽机工厂的工人会怎么办?他们只能在田地里刨食,或者进城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