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生十个八个孩子,这才对得起你爹娘在天之灵!”
小队正只有二十岁,名叫秦尚行,是山东青州人。
他家中本来自小有父母、兄弟合计五人,算上他便是六人。
只是当年淮北大饥饿死了他两个哥哥,到了后来山东又爆发徐鸿儒的白莲教叛乱,致使他另外一个哥哥也不幸夭折。
父母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结果天启十四年山东大旱,米价骤涨,他爹没日没夜做纤夫赚钱,结果操劳成疾,不幸病逝。
到了天启二十年,他娘亲也因为思念死去的丈夫孩子,思念成疾而去世。
至此,秦尚行便成了孤家寡人。
由于旱情不减,他干脆贩卖了田地给官府,拿着粮票乘船来到了齐国。
恰好天启二十一年齐国募兵,他便入了伍,拿了二十亩入伍田,眼下将田地交给隔壁的一户邻居耕种着。
那二十亩入伍田,和今年分给的一亩地,合计是二十一亩地,每年能产出二十七八石米麦。
这些米麦,一成交赋税,五成是秦尚行的租子,四成是邻居的产出。
由于西京城外都是采用拖拉机耕种,因此种地比以前大为轻松,即便只有四成粮食,也有人抢着租种。
凭着这二十几石米麦的产出,秦尚行倒也能每年躺着收入十一二两银子。
即便他没有当上队正,日子也相当舒坦,更别提眼下他升官做了队正,每年俸银一百两了。
秦尚行对自己眼下的生活十分满意,对于同袍们“骂骂咧咧”的关心也以微笑回报。
瞧着他那模样,张煌言喝了一口米酒,心里不知作何感想。
来到齐国的,除了官员大部分都是理想主义者,并不缺金银外,百姓基本上都是无可奈何才背井离乡的。
来到齐国的百姓,在来到齐国之前,哪个不是身无三两银的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