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便牵扯出第二点,他们始终是速成培养出来的。
眼下的大明全民教育,是以初学开始的官学五年,以及中学为主的府学五年,前后加起来是十年时间。
他们从七岁开始入学,到十七岁府学毕业,人生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接受新式教育。
反观燕山,五年的速成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起初人生的三分之一,乃至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罢了。
越到后来,这段经历的占比就越低,对他们的影响越浅。
许多燕山官员现在回过头去,甚至连一句《燕山思想》的名言都说不出来。
地位和权力跟上,思想没有跟上,这就是燕山派迅速腐败的原因。
尽管他们瞧不上东林党和浙党,但东林党和浙党好歹从万历到天启年间一直在办事,直到崇祯年间开始不做人事。
他们呢?从天启五年毕业到现在,不过十六年时间,就已经开始大贪特贪了。
“这件事情,需要告诉一声弟弟。”
“如果全部更换他们,需要最少多少官员?”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开口询问,对此洪承畴认为不会牵扯什么,也就率先抢答:
“最少需要二十万官员,才能将江南从九品以上官员尽数更换。”
“不过,兵马司和衙役不在其中,如果连他们都在其中,那最少需要三十万人。”
“……”听到洪承畴的话,朱由校皱了皱眉,因为眼下大明在渐渐使用府学毕业的学子作为官员,但府学毕竟才起步没几年。
绝大部分的百姓,还是觉得孩子读完官员就回家帮忙干活,或者去讨生活,毕竟在他们看来,十二三岁的孩子已经很大了。
所以,官学之后继续就读府学的人并不算很多,并且其中还有一些人在毕业之后,选择了进入军备院和各大院系继续深读,能毕业做官的人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