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是把双刃剑,它让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这对于医疗手段跟不上的大明来说,是一个隐藏的炸药,随时可能爆炸。
“好在大旱快结束了……”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明末大瘟疫的根本性罪魁祸首是老鼠。
不过,这种老鼠并不是百姓平常日子里常见的家鼠,而是草原鼠。
朱由检对明末的记忆,最多的是关于大旱和瘟疫,其次才是明清斗争。
关于明末的瘟疫,后世人研究的结果是因为大明山西因为干旱导致草原退化。
这时,因为草原退化而没有粮食的某只老鼠的体内开始繁殖大量的鼠疫菌。
这种时候,因为堵塞消化道无法吸血的跳蚤,把自己的愤怒迁怒于荒野上的那些老鼠,于是跳到老鼠身上拼命啃咬。
几个时辰后,被啃咬的老鼠开始出现高热后内脏溃烂出血,直至死亡。
鼠疫菌并不因这只老鼠的死亡而死亡,它们在阴暗干燥的又会移转到另一只老鼠身上,随即便出现了大规模的扩散。
野生状态的老鼠身上都有跳蚤,人类一旦和这种老鼠有过接触,就很容易将携带疫菌的跳蚤转到人类身上!
气温下降和旱灾,从而导致老鼠成群迁徙。
这样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吴有性调查得出的结果一样,成千上万的老鼠互相咬着尾巴,视死如归的渡过大江大河,哪怕身后死去无数同伴。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这么多的老鼠从草原汹涌而来,在靠近人类聚集地的时候分散开来去啃食庄稼和草根。
在明末干旱的环境下,携带病毒的老鼠大规模搬家,而在吴有性的调查中,许多难民因为饥饿去找老鼠洞里的存粮。
草原鼠驱赶了家鼠,百姓又去掏家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