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杨之言担任官学教习,三子杨之赋经营着一家茶馆,四子杨之才养花插花,五子杨之环在太和县担当县丞。
除了长子没有听杨涟的话回到大理,其它的四个孩子都很听话的在大理这个给了自家父亲第二次生命的地方居住。
以杨涟的情况,说句实话,他要是真的想,他甚至可以把杨家发展成为大理第一家族,但是他没有。
他曾经的梦想也不过就是匡扶大明,让大明重回万历新风那十年的情况。
现在他的这个梦想,已经有人替他完成了,而他也认识到了自己并没有政治上的才干。
他是活在梦想之中的理想主义者,朱由检是活在现实中的务实主义者。
对于怎么治理国家,朱由检用十七年的时间给杨涟上了一课。
杨涟懂了,他也不再追求返回朝堂了。
他现在想的,就是不知道当年那个低矮的小娃娃,如今到底成了什么模样。
他瞥了一眼旁边的《大明报》,上面记载着朱由检在太原城完成了自己西巡的最后一站。
关于这一路西巡的情况,他会在下下期写出一本更为详细的连载游记来揭幕,杨涟也很是期待。
“有生之年,倒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够再见你一面……”
抬头望着洁白的圆月,杨涟似乎在那一轮圆月中看到了当年十岁的朱由检。
他不自觉伸手想要触碰,但下一秒,但听“彭”的一声,一轮轮烟花在空中绽放,冲散了杨涟记忆中的朱由检。
“呵呵……哈哈哈哈……”
记忆被冲散,杨涟没有生气,反而开怀大笑。
他笑的不是那自己还在追忆,而是笑百姓的生活。
那一轮轮持续绽放的烟花来自村外,还来自远处的太和县。
烟花的数量,说明了大理百姓的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