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浙江一带如历史上一样遭遇旱情,虽然不至于断水,也不至于像北方一样赤地千里,但粮食减产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入夏以来,水田变水浇地,水浇地变旱地,旱地虽然勉强能凭着江南水网来种植,但产量不可不免的在降低。
七月,南直隶每石米价从五百文飙涨至七百文到九百文不等,百姓怨声载道。
进入了八月以后,浙江许多旱地绝收,以施凤来、冯铨等人为首的浙党官员纷纷上疏乞请蠲免,并且要求蠲免三年,平抑粮价。
江西北部的南昌、九江一带,以及福建、广东一带也纷纷遭遇水位下降的干旱,一时间米价不断上涨……
南方如此,北方也并不好过。
山西百姓几近迁移,然而大旱依旧没有脱离该地,河南更是经受不住旱情打击,许多百姓纷纷卖出田地,拿着官府发放的移民铁卷,乘坐火车向东北迁移。
此刻,若是朱由检走出京城,他可以看到京城的东西南北四个火车站挤满了迁移的北方百姓,而铁路沿边上更是如此。
情况虽然没有天启十四年那么严重,但也足以说明这次旱情波及有多大。
最显着的一点就是米价。
由于江南干旱,走长江水运的四川、贵州、湖广粮食在进入江西之后就开始被百姓出高价购买。
江西、南直隶、浙江三省商人百姓抢购粮食的结果就是,原本要走运河流入北方的粮食纷纷被他们买走,以至于北方粮价骤涨。
八月二十二日,今天一早的京城菜市口物价比起四月,更是上涨了两成以上。
稻米从每斤三文,涨到每斤四文,小麦从每斤四文涨到每斤六文。
其它诸如大麦、荞麦、莞豆、麸子、谷糠等谷物和饲料原料纷纷价格上涨两到三成。
谷物都如此,就更别提肉食了,由于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饲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