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赋税问题有关。”
“你懂事太晚,只知道田赋,而不知道除了田赋之外,还有徭役。”
朱由检拿出一本书阅览,同时继续解释道:
“徭役由户等决定,户等越高,各种徭役杂役就越高,由于很多徭役是折合成实物缴纳,往往比起田赋还重不少,这些徭役的实物缴纳也是国朝重要财政来源。”
“徭役按户和丁口来报,多报丁口那就得多收税,收不上来就需要地方官员担责,多收税而逼反百姓你也要担责任。”
“因此,下面的胥吏不敢把人查的太清楚,而胥吏不敢查,便是流官想查也不能查,因为流官是外来户,自然斗不过地方胥吏。”
朱由检对朱慈燃解释着,朱慈燃闻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由继续追问:“所以人口问题是胥吏的问题?”
“也不全是……”朱由检摇了摇头:“国朝要征收徭役,那自然得有户籍和丁口,为了躲避徭役,许多百姓就自发投入了地主士绅的门下。”
“国朝有《鱼鳞图册》,对土地的管理严格程度比对人口严格得多。”
“但是对于佃户来说,他们耕种的土地是地主的土地,土地的田赋是地主负责缴纳,这么一来,他们就成为了隐户,也就不用承担田赋和各种差发。”
“至于徭役,《大明律》里的徭役通常按照“户”的资产差发分配的,而佃客家庭贫苦,因此佃农大多是不用服徭役,徭役的对象大多是普通的富农和有钱的地主。”
朱由检的话让朱慈燃越听越迷湖,他不禁询问道:
“那地主有银子,资产多,需要服的徭役不是就多了吗?”
“嗯……”朱由检应了一声,朱慈燃又问:
“地主能不能把徭役转嫁给佃农,让佃农去服徭役呢?”
“不行……”朱由检摇了摇头:“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深知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