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明的许多科技都没有精力研发出来,面对旱情和后金的夹击,大明的局势也会十分凶险。
似乎是有些不安,朱由检起身走了走,然后他又追加道:
“给万岁上疏,请加封戚老将军为丰国公。”
“这……国公吗?”曹化淳一时间有些迟疑,毕竟自大明开国以来,只有永乐年间曾经册封过国公,其它时候可没有人有殊荣能得到国公的爵位。
“对!丰国公!”朱由检郑重点了点头,曹化淳见状也知道自家殿下不是开玩笑,因此连忙让人前往燕山询问朱由校。
这一事情在几日后很快传开,而朱由校也一如既往的听从朱由检的建议,在得知戚金病重后,特意下旨册封戚金为丰国公,并为戚继光、戚继美分别追赠。
戚继光被追赠为东平王,戚继美被追赠为威海侯。
如此以来,戚氏一家便有一王一公一侯三伯的美誉了。
朱由校如此做,恐怕也是想借此为戚金冲冲喜。
京城之中的许多文臣武将对此并不觉得奇怪,虽说戚金没有打出什么战役性的大捷,但他的功劳对于天启初年的大明朝来说太过沉重。
病危无望之下,一个不是世袭的国公对于他对大明的功劳来说,算不了什么。
李永贞被朱由校委派为传旨太监带着圣旨南下,至八月二十四终于抵达了广州城。
下了船的李永贞没有时间休息,马不停蹄地就奔向了南军都督府衙门附近的定远侯府。
李永贞作为朱由校派给朱慈燃的玩伴太监,地位比不得魏忠贤、曹化淳等人,但也算是份量极重的人了。
不过与戚金相比,他便只是一粒萤火,不敢摆什么架子。
在戚元功的迎接下,李永贞被带到了戚金的病榻前,彼时王肯堂正在给戚金诊脉,但当李永贞看到戚金的第一眼时,他就知道戚金恐怕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