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辽东贩粮把大明发给辽东的银两都赚回的差不多,那估计去年就开始需要朝廷救济了。
眼下虽然说又增添了上千万亩田,但要维持百万人的屯垦还是太难了。
不过对此、朱由检没有紧张和不安,而是对王承恩平澹道:
“花费大很正常,一时之痛换日后辽东数千万亩是值得的!”
朱由检敢说这话,是知道晚清闯关东下的田亩增长数量才这么说的。
五十多年的时间,在官府没有支持,提供粮食的情况下,闯关东百姓将田亩不足两千万亩的东北开发到了一亿三千多万亩。
而眼下大明要面对的,是比闯关东更为严峻的背景。
十七年,波及上亿百姓的大旱一旦爆发,东北就会成为北方百姓的主力迁移地。
即便就眼下来看,北方一京五省的百姓不足七千万,但哪怕只有一千万人涌入,东北广袤的地区都将会成为大明的基本盘。
大明无力供养上千万人涌入开垦,而民间也因为没有太多大灾而没有迁移的欲望。
但朱由检记得很清楚,几乎在小冰河大旱爆发前,大明就每年都有地震、旱灾、洪涝等灾害了。
他记不清楚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但他可以对灾害补救,也就是移民。
辽东之战一旦结束,他就要开始坚持不断的进行移民计划,和财税改革的计划了。
他不可能一下子脑袋一热就宣布财税改革,毕竟哪怕是张居正,也是积累了十几年的学生才实行变法的。
燕山学子虽然每年能出四五万人,但大多不过是胥吏之才罢了。
大明的税种很多,三年后燕山学子毕业,即便每年只改一种税收,也能让大明可以组织迁移百姓了。
所以对于朱由检来说、最难熬的日子还有两年。
这两年里,大明可以调动的,大概就是现银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