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笑,因此配合着呢。”
“嗯……以弟弟的才智,倒也不是不可能。”虽然这么说,但朱由校还是笑着摇起了头,随后起身,继续对自己的马车进行改进。
倒是得到了承诺的朱由检,刚刚回到京城,不过吃了一顿饭,随后就手拿内阁和六科下发的圣旨,向着天津赶了过去。
他同时带走的,还有太仓的三万石米。
由此赶了三天路,终于抵达了水军三卫,也终于在上次被自家皇兄截胡后,第一次看到了天津船厂。
从三角淀到海边的运河两侧,满是整齐高大的船坞,这些船坞中,几乎摆满了正在建造的货船,而朱由检站在其中一艘货船上,带着满载的粮食,朝着海口驶去。
“去年来到这里时,运河两岸还是一片荒芜,现在却这么繁华了。”
朱由检眺望着沿着船坞兴起的集市,不由感慨了起来。
“有人就有需求,殿下创造了二十几万民夫和士卒的需求,自然也就有小商小贩来做生意了。”
曹化淳笑着回应,并说道:
“当年龙江船厂周围也是这么繁华起来的,不过远不如眼下的天津。”
“毕竟龙江船厂的民夫都是服徭役而来,没有什么银钱消费。”
“天津船厂的民夫就不同了,每人每日三十文,一个月下来便是九钱银子,舒服的紧。”
“你和承恩之前不是还说,不徭役,开支甚大吗?现在倒是支持起我来了。”朱由检闻言打趣道。
“额这……”曹化淳语塞,但随后又苦笑道:
“殿下,开支大那是实打实的啊,就眼下来说,天津船厂二十一万四千多民夫,每日就要支出六千四百多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九万二千六百两。”
“类似眼下订单多的情况下,船厂最少要连续不断的继续六个月的运转,支出一百二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