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到了朱由检头上。
尽管朱由检对西南布局功劳最大是事实,但他可不想掺和党争,因此他想了想后道:
“徐可求治理尚可,军谋不行,可以让他坐镇成都,统辖调配粮草辎重,至于总督之位,可以让四川左布政使朱燮(xie)元一试。”
“朱燮元?”
听到这么名字,浙党官员倒是不觉得什么,因为朱燮元也是浙党,但东林党、以及其他党派官员就皱眉了。
“朱燮元不过镇压过几次民乱,又有何军谋可称道?不如派遣杨鹤前往总督!”
最先开口的是齐党的官应震,而他所举荐的,便是杨嗣昌的父亲杨鹤。
“万岁、吾等也以为杨鹤为总督较好。”
昆党顾天峻、宣党汤宾尹纷纷上前作揖,而他们这样抗拒朱燮元为总督,便是因为朱燮元的性格。
朱燮元这人,早年登进士第,被授官大理评事。
当时山西豪绅刘申等横行乡里,“死者枕藉”。既而事发,此桉系狱十年不决。朱燮元受理此桉,不为权贵所请,详细调查之后定桉断决,平反者达到三百余人。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只能算是浙党之中的清流和能臣,并不会得罪宣党和昆党。
但万历二十九年,朱燮元出任苏州知府,而苏州财赋甲天下,邑县、府吏多有贪污之徒。
朱燮元到任后,将府库中需要押运的粮食定额编列各县,但凡乡邑的田赋输送到县城,就令该县官入库,一旦取库不对,追究县官。
到了府后,又由朱燮元亲自开验,然后不送往南京,直接送往京城,并要求户部员外郎以上官员亲自开验,全程不让胥吏插手。
这么一来,县、府、南京、户部的胥吏,借漏耗之名滥取民财的情况就消失了。
这种做法,让苏州胥吏断了财路,让豪强劣绅不得不提前交赋,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