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十年(1805年)十一月,他倾巢出动,在台湾登陆,发动了起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就是在这次进攻中,蔡牵打出了“镇海王”的旗号,换句话说,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打家劫舍的盗贼,想当王了。在台湾登陆后,蔡牵立即联络天地会等一些反清的会党,由此形成里应外合的局面,清军防不胜防。
攻克洲仔尾后,蔡牵全歼陈廷梅的部队。随后又攻入凤山,击毙清军千总苏明荣。此时,蔡牵可以说与清廷彻底决裂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对没有第三种选择。敢造反的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不怕死,其次要有相当的领导能力,还要有非凡的胆识和谋略,否则的话,造反就是活腻了。
蔡牵多少有些胆识,考虑到现在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是清军从内陆调来的援兵,所以他命人火速砸沉港口附近的清军大船。一切安排妥当后,蔡牵带着万余人围攻台湾府外围屏障安平镇和嘉义城,这两城的清军选择死守,等待大陆方面的援兵。嘉庆接到台湾方面的急报后,立即调集重兵支援台湾。李长庚率先出动,抵达鹿耳门后,被沉船阻住,未能登陆。李长庚只好绕道登陆,蔡牵退守到洲仔尾。接着,许松年和王德禄在洲仔尾击败蔡牵,此时蔡牵陷入了困境,由于被沉船所阻,他的战舰不能出去,被困在出海口。
到了这个地步,嘉庆也不得不给李长庚施压了。嘉庆给李长庚发了一道谕旨:如果将军能一战抓捕蔡牵,公、侯、伯都不在话下,但如果让蔡牵逃走,恐怕革职审问未必打得住。这等于是逼迫李长庚下军令状,提不到蔡牵的头就提自己的头。嘉庆当然不会真的要李长庚的人头,这是领导的一个手段而已。
蔡牵这次论理是死定了,然而老天暂时还不想让他死。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海口处突然涨潮,刮起了大风,沉船被风浪掀起刮走,蔡牵感慨老天有眼,居然飘然而去。官兵们当然是紧追不舍,可惜哪里找得到蔡牵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