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当时福建有两千多教徒,把他们全杀了难免会引起国际舆论对自己的不满,虽然乾隆没有国际意识,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杀人不可以杀太多,杀一两个典型就够了,起到震慑作用。乾隆最后决定,先将白多禄斩立决,以观后效。
费若望等四个传教头目被判“死缓”,到了第二年秋还是“死缓”,根据我们的经验,他们应该是可以逃过一劫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确实可以逃过一劫。
可意外偏偏发生了。乾隆十三年初,在菲律宾吕宋的天主教会要求归还白多禄的遗体。乾隆听说此事,立即警觉起来,这事怎么传到菲律宾去了?看来天主教确实很恐怖,消息传得这么快,组织必然很严密。
这一事件也让四名羁押在狱中的传教士命悬一线,乾隆指示福建海关要严禁内地民众跟吕宋一带的天主教徒往来。这年秋天,乾隆下了命令,将费若望等四名传教士秘密处决。乾隆下这个命令甚至都没有通知军机处,四人被处决后,报告是:四人在狱中正常死亡。
乾隆的阴毒由此可见一斑,对外国人是这样,对中国人更是这样。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情还是传了出去,当时教徒们并没有想到幕后杀手就是乾隆,或者想到了也不敢直接指出来。
福建教难发生后,很快就蔓延到江苏。在江苏传教的意大利人谈方济和葡萄牙人黄安多均被捕入狱,乾隆指示江苏巡抚安宁根据福建教案来处理,也就是说秘密处决,然后再上一个“狱中正常死亡”的报告。
此后不久,教难就蔓延到全国,传教士们要么被杀,要么被驱逐。总之,传教士们感到,乾隆的政策比康熙和雍正更严酷。当时,教徒们都认为这场教难的罪魁祸首就是周学健,巧的是周学健不久也因为违反禁令和贪污受贿落马,被乾隆赐死。教徒们纷纷称之为“天主的惩罚”。
乾隆并没有把天主教看成是白莲教那样的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