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清风云5·风流天子 > 第五章 弹压“暴民”不手软

第五章 弹压“暴民”不手软(8 / 14)

的。后来收到官兵报告,徐士俊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立即派遣官兵镇压。

这些教徒毕竟只是一些乌合之众,官兵一来,轻易就把他们打散。许多教徒往山里窜,结果官兵进山捉拿了三百多人。

事情报告到乾隆这里,他不但没有赞扬徐士俊弹压有功,还将他撤职,理由是:邪教建立斋堂,发展到图谋不轨,作为知府平时不注意防范,导致酿成事端,理应承担责任。

对这次暴动,乾隆非常关心,当他得知为首的魏现逃脱后,指示地方官一定要把此人缉拿归案,乾隆说这个犯人的情节特别严重。对于其他教徒,乾隆也主张从严处理,多杀几个人,让奸徒们知道畏惧,有助于维护稳定。

后来,官兵在深山老林中将魏现抓捕。在处理此案过程中,乾隆一反往日的宽大,定了六等罪:首犯凌迟处死,助谋斩立决,宣传邪教蛊惑愚民的处以绞刑,被胁迫的犯人充军,知情不报的流放,不知情的教徒暂缓处理。

结果,一人被凌迟处死,四十九人斩首,九人被绞死,一人绞候(有待进一步审理),发配充军的八十八人,杖责有九十九人,罪犯家属入奴发配的有十九人,还有几十人或自杀,或瘐死狱中。

这个案子的处理是非常残酷的,从中可以看出乾隆的统治思想,仁政只是表面文章,治国根本还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次暴动虽然规模小时间短,但是给乾隆的冲击很大,他觉得这些乱民真是不知好歹,实行仁政他们反而得寸进尺。随后,乾隆决定清查邪教,将老官斋教全部关门大吉。

清水教大劫

乾隆三十九年,被历史学家称为盛世转衰的转折点,这一年也是多事之秋。

自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原大地再也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百年的平静积累了大量的热能,终于在这一年爆发。

这事还得从乾隆三十七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