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成效,可惜,这些风气到他孙子乾隆手中化为乌有。在为自己修造宫殿时,康熙都要求务求节俭,如果不是孝庄让人修缮康熙的寝宫,康熙根本就不会想要这么做。在修建皇后陵寝时,康熙都要求节俭。
康熙之所以这么看重节俭,在于他有一个观点:明朝就是因为奢侈亡国的。明朝亡国当然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奢侈无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基于这种认识,康熙对宫廷的开支作出了很大的调整,务求节俭。明代光禄寺(掌管膳食的部门)每年用的木材多达两千七百万斤,木炭达一千两百万斤,到康熙时分别减为六百多万斤和一百万斤;明代宫殿的楼亭门数多达七百八十六座,到康熙时只有其十分之一。
康熙的节俭也是他“民为贵”思想的一个体现,他经常对左右说:“国家的财政出自人民,民力有限,所以要节约爱惜。能够节约,国家就有余裕;倘若奢侈,将会劳民伤财,祸害百姓。”
当时有一个法国传教士曾经给路易十四写了一封信,详细地讲述了康熙的生活习惯,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外国人对于清朝皇帝的看法:
清朝皇帝,或者因为他拥有的无穷财富,或者因为他疆土的广阔富饶,说他是世界上最有势力的君主也许是没有人反对的。尽管这样,他真正用于自己身上的一切远远谈不上奢侈……就其个人有关的方面看,那种恬淡朴素简直是没有先例的……除了循例供奉的东西外,他毫无奢求,他满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他的衣着,除了几件宫廷里极为常见的过冬黑貂、银鼠皮袄外,还有一些在中国算是最普通、最常见,只有小百姓才穿不起的丝绸服装。逢到雨天,人们有时看到他穿一件毡制外套,这在中国被视为一种粗制的衣服……总之,在他周围的一切,人们丝毫感觉不到那种其他亚洲君主处处要摆出来的穷奢极侈的排场……他不为个人浪费钱财完全是出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