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总督府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大量华裔移民的涌入,使战后人口只有23万多人的巴拉圭迅速恢复,现人口已经超过72万,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远超战前鼎盛时期。
这些小国家的经济恢复起来非常快,尤其是盛产马黛茶的巴拉圭,只要恢复种植劳动力足够,这种深受欧洲人喜爱的茶饮料根本不愁销路。
仅此一项,就支撑起巴拉圭经济的半壁江山。
乌拉圭在第1次南美洲战争后,国民总人口也仅仅在20万上下,这是一个比巴拉圭更弱小的国度。
在华裔移民大局涌入之后,伴随着很多华裔资本进入该国兴建工厂,公路和码头,凭借着濒海的优势发展对欧远洋运输。
短短10余年时间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从人口不足3万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人口达16.5万的地区交通枢纽,拥有通向巴拉圭,阿根廷,安第斯总督府和巴西的通畅道路,而且是内河水运和海运的中转枢纽港。
来自巴拉圭,阿根廷的内河船舶满载着货物抵达蒙得维地亚,从这里装上海船扬帆起航,将本地特产的货物运输到北美和欧洲。
反之亦然
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乌拉圭如今发展的一片欣欣向荣,人口总占后的不足20万,如今已增长到57万余人,军队员额1.6万余人。
还拥有以两艘大唐帝国退役的1500吨铁甲驱逐舰为首的袖珍海军,总计730余名海军官兵。
这对于海岸线狭小的乌拉圭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本章完)